让婚姻更亲密
出轨在所有离婚理由中位列倒数第二,只占2.51%。
2018 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
2016-2017 年,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
婚后 2-7 年是婚姻破裂的高发期,结婚的第 3、4 年的离婚率达到了峰值。
我们“婚姻之痒”的发作期,已经从7年降低到3年了。
为什么会降低?
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琐碎”的容忍度在降低。
打败婚姻的,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婚姻中无小事
但其实,婚姻当中哪有什么小事儿。
很多咨询婚姻问题的人问我:为什么没有原则性问题,我们的婚姻还是那么脆弱?
那么什么是原则性问题?
家庭暴力?出轨?
普通人的婚姻中很少有这些戏剧性的情节,
更多的不过是在日常生活中沟通不到位,对彼此的生活习惯的容忍度越来越低而已。
社会越是发展,人就更注重自己的在关系里的舒适度,
所以,看上去的“小事”都只是“大事”背后的冰山一角。
你会相信因为上厕所这么小的事儿,会让夫妻反目吗?
印度电影《厕所英雄》讲的就是一对夫妻为了上厕所差点离婚的事。
出身婆罗门的知识女性贾娅嫁到了印度一个没有厕所的村庄,尽管她很爱她的丈夫,
但是对于妇女要等到黎明的时候成群结队才可以去外面上厕所这件事始终不能接受。
她只能少吃少喝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实在憋不住了才去。
尽管如此,还是发生了很多让贾娅不能接受的事,为此,贾娅的丈夫决定为妻子建一个厕所。
这个决定遭到了全村人的反对,贾娅从一开始和丈夫的浓情蜜意到后面闹到离婚的地步,
也正因为建厕所的战线拉地太长。
为什么贾娅这么忍受,还不是因为爱她的丈夫。
让她坚持下去的,也正是丈夫对建厕所的态度。
到后面闹离婚,也是因为建厕所这件事影响太大,贾娅以为丈夫要妥协,才有离婚的打算。
其实很多夫妻都是这样,一开始都是为“小事”争吵,但说到结尾就变成了“上纲上线”的大事儿了。
如何应对婚姻中的“小事”?
三条路:
1. 忍下去,别吵了,都不是大事儿,凑合过吧。
2. 不忍,吵下去,吵到离婚算。
3. 真正解决问题。
为什么一开始贾娅的丈夫对建厕所那么执着,到后面就变得消极了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情感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蜜月期
此时的我们看待伴侣是加了滤镜的。误以为伴侣就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完美。
而这个时候,双方都会竭力扮演完美爱人的角色,还有很多柔情蜜意。
第二个阶段:斗争期
相处越久,那些竭力扮演的角色就会越危险,到最后生活撤掉了彼此的滤镜,
于是为了婚姻依然美好,我们就要求对方为我们改变,所以冲突就出现了。
第三个阶段:放弃期或者整合期
放弃期是搁置争议,凑合生活;整合期是找到办法,过上两全其美的生活。
大多数的夫妻,都经历了这3个阶段,但在第三个阶段,过的是放弃期的生活。
所以说,“爱是恒久忍耐”的生活,其实就是对爱的绑架,
如果连爱这件事都要忍耐着自己才能得到,迟早有一天要出事。
如何解决婚姻中的小事儿?
婚姻中的小事发展到上纲上线的大事儿都要经历4个过程:
1. 需求得不到满足→2.评判,黑化对方→3.对方也在做同样的事儿→4.进一步彼此黑化。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教你一句话:
当你觉得对方简直无可理喻的时候,尝试着跟自己说:
如果我有这种情绪,一定是因为我还对他有太多的不懂得。
很多人都羡慕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
这么说的人未必了解他们婚姻的真相。
钱钟书在生活上几乎可以用“白痴”来形容。
杨绛住院期间,钱钟书“单身生活”过得狼狈不堪。
他每天到医院探望,总是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打翻墨水染脏了房东的桌布。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砸坏台灯。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弄坏门轴关不上门。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装。
一般女人早就发飙了,什么事都要我来,我还要你这个男人干嘛用?
为什么杨绛没有发脾气?
1. 他们在精神上有更大的连接,她要付出辛苦,比起感情中的所得,实在微不足道。
2. 她没有把“婚姻人设”套在丈夫身上,她接受丈夫的弱点,她知道的,是钱钟书尽力了。
后来,这个什么都不会的“惹祸精”,学会冲茶、热牛奶、煮鸡蛋、烤面包,等杨绛起床后一起吃早饭。
所以说,没有一个人是天生为你准备的,美好的婚姻一定是彼此影响的结果,就像李安遇到他的夫人。
也许换做其他女人,他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男人,不可能在电影上有那么高的成就。
除去原生家庭,婚姻可以说是我们再一次选择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在结婚这件事上,我们都有自己的出厂设置,但婚姻给我们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更真实更自由地活着。
有人一生追逐幻想,有人愿意在泡灭之后,接纳真实的彼此,因为懂得,所以深爱。
相信每个女孩在爱情中会遇到不同情感困惑。
100%的女孩,在老师的指导下都有所收获。有的挽回了爱情,有的邂逅了甜蜜的爱情,有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所有爱情中的疑难杂症,老师们都能巧妙的化解。关注后私信老师就可以咨询自己的感情问题了。
文章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