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情感问题占据心理咨询的50%,是否感情总是令人受伤?
心理导读:
我们习惯了向外追寻,以为换个人,换种方式,就能够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可其实,出轨解决不了婚姻的问题。婚姻呢,也解决不了我们每个人的问题。出轨,只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我们内心的需要和渴求,也照出了我们自私和贪婪。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引发了网民搜索热潮。随着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是层出不穷。
物质及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开始有条件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家对心理学的认识及心态都更加开放了,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越来越客观,也愿意去尝试新的事物。
越来越多的人从心理咨询里获得好处,真正受益。大众对心理咨询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国家对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这个行业慢慢开始有了起色。
1、明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
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讨论
白荷心理咨询集团从百度心理咨询行业检索数据中发现,近年来网民搜索心理咨询相关问题的次数越来越高,更是在2016年9月明星乔任梁因抑郁症自杀后达到了一个巅峰。
乔任梁并不是第一个因为抑郁症自杀的国内明星,十多年前一代人的偶像张国荣也因为抑郁症跳楼自杀。抑郁症,这个潜伏在世间的隐形杀手,它以悄无声息的姿态吞噬每一位患者的求生意志。尤其是在高压环境下的娱乐圈,近年来屡屡曝出艺人抑郁自杀的新闻,数量之多让人触目惊心。
据媒体报道,香港娱乐圈有抑郁倾向的艺人已接近九成。一位长期从事临床抑郁症诊疗工作的医生告诉记者,“作为公众人物,明星们的健康状况更容易得到关注。但对普通人而言,它更隐蔽,伤害也更大。”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目前全球已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而这还只是保守估计。2009年,加拿大学者费立鹏称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为6.1%,按其比率推算,国内抑郁症患者已达到9000万。
与日益庞大的患病群体无法匹配的是,大众对抑郁症认知的缺失。在腾讯网发起的一项关于抑郁症的网络调查中,表示对抑郁症“很了解”的网友仅有25.02%,63.99%的网友认为,“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6.44%的网友表示,“知道有问题,但不知道它是病”,还有4.56%的网友则表示“完全不知道”。
当遭遇抑郁症时,仅有7.54%的网友愿意寻求医生帮助,这与现实生活中抑郁症就医率几乎吻合。更多的人面对疾病选择的是“不作为”。33.29%的网友表示,“想去看,但还是要想想”。而其余大部分网友则认为可以自愈。
与大众低认知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抑郁症的高治愈率。郑秀文、范晓萱、崔永元、白岩松、杨坤等明星都在生死的抛物线上安然落地。
看看这些明星的亲身经历,白荷心理咨询集团提醒你:抑郁并不可怕,它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充足的时间,以及更多的理解。宗教、健身、社交等辅助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抑郁病症,但患者绝对不能心存“靠自己就能走出来”的幻想,对于抑郁患者来说,科学的治疗才是根本。
2、情感咨询占心理咨询业务的50%
根据具体咨询需求,心理咨询行业可分为8种细分业务,其中情感咨询业务具有较大的商业潜力。不同人群兴趣分布各有不同。
婚姻咨询和恋爱咨询在心理咨询行业咨询中所占比例一直较高,近两年来占比涨幅超过50%。其次是青少年心理咨询,但是近年来搜索占比有所下降。
百度搜索恋爱咨询的占比29.28%,搜索婚姻咨询的占比17.67%,两者同属情感咨询,综合占比接近50%。由此可以看出,有关情感的心理问题占去了心理咨询的半壁江山?
是否感情真的总是容易令人受伤?白荷心理咨询集团根据我们十几年来的心理咨询业务数据对比发现,在集团所接受的咨询案例中,婚恋情感咨询占接近70%,青少年心理及情绪管理等占剩余的30%。由婚恋情感引发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咨询行业最常见的案例。
心理咨询集团发现,在丰衣足食之后,经济继续增长未必能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相反,人们的幸福感会出现停滞或下降,各种情感和婚姻问题也会愈来愈暴露,成为影响人们幸福度的关键因素。
(本文出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